首頁 > 文化 > 影視
《想更認識你》試映場 福音解父子積怨催人熱淚
2018年04月12日05時18分 上午 Posted.
 | » 《想更認識你》講述父子饒恕真人故事,亦為基督教重要的信息。(圖:影音使團提供) | 影音使團於4月11日舉行電影《I Can Only Imagine》(想更認識你)[或譯:夢想心樂章]試映場,約有120位來自不同宗派教會與機構的教牧同工出席。總幹事袁文輝並為電影解讀及發佈推展電影有關的事工消息。 電影傳遞饒恕、恩典與憐憫的信息 《想更認識你》為美國基督教電影,改編自2003年跨「福音音樂界」與「流行音樂界」暢銷曲《I Can Only Imagine》歌曲創作者巴特米拉德的真實故事。上月於美國開畫即以1700萬美元票房居第三位。 故事內容講述巴特米拉德從小在暴力父親的精神虐待下長大,對父親憤恨墳胸,及至得悉父親患癌末期餘下四年時間,父子在神的大能下逐漸修補關係,巴特寬恕父親過往所作,父親更極力支持兒子追尋的歌星夢想。
巴特在父親離世後創作《I Can Only Imagine》歌曲紀念他,道出心底多年感受,神對他生命的改變,及懷抱天家與父親再次相見的心情。歌曲感動不少聽眾並醫治無數同樣受創的心靈。電影以巴特故事為藍本,傳遞饒恕、恩典與憐憫的信息。
解讀電影:上帝開饒恕的眼睛
從電影裡給予基督徒甚麼信息,怎樣透過電影傳福音?袁文輝指,在電影裡提到福音能夠改變人的絕望,「在我們的生命裡,有否一些人覺得他們已經無藥可救?我們難於原諒他?曾經有人說,我是基督徒,但不想傷害我的人都成為基督徒。我們有沒有想過在上帝的能力當中,可以改變一切從而寬恕對方。」
袁文輝挑戰與會者,「這是你的舞台,這首歌無人為你而唱,你要為自己唱出。這種原諒、饒恕,無人能夠提替代。正如戲中的父子,兩個人曾經關係破裂,最後能互相饒恕修復關係。但究竟誰需要饒恕,是父親還是兒子?」
袁文輝強調,需要饒恕的人可能是受傷那一位、被得罪的人,所以上帝提供一個饒恕的途徑。「你能夠饒恕,不是對方有幾多值得,而是你在上帝、十字架面前選擇放下仇恨,好像上帝我們一樣。談饒恕不是得罪我們的人是否值得饒恕,而是上帝給我們心靈上的寬恕。當你願意饒恕別人,聖靈就會給你意想不到的力量、眼睛看到一幅你不能夠看到的圖畫。」
福音配套計劃
袁文輝表示,影音使團設有輔導熱線,電影播放後觀眾如面對不同苦難、家庭、人際關係等問題,可以致電輔導熱線尋求幫助。
另外,他指影音使團計劃安排電影包場,教會團體可申請,並有講員於電影播放後宣講佈道、培靈信息作為福音配套。
《想更認識你》於5月24日在香港上映,影音使團為電影的策動團體,並將舉行多場電影分享會及包場計劃。 |
版權聲明:本文版權歸基督日報所有。未經基督日報授權,不得轉載。如需轉載,請向本報申請。
[申請轉載]